想必很多家長會疑惑,為什么彈鋼琴的第一步是需要學會用手臂自然落體,而不是直接著手就彈奏,總之會彈響不就可以了。如果,想讓聲音飽滿優美,手指清晰,還真得學會自然落體的方式呢。這是為什么呢?
1、放松手臂
當出現聲音黏連,速度無法快速時,需要注意彈奏時手臂是否緊張,肌肉是否酸痛,掌關節是否塌陷,手指是否用力下壓,如果有,那就是方法出了問題。在此階段,重視問題,停下腳步加以糾正,首先全身放松,然后手臂自然落在腿部,去體會放松的感覺,再逐漸運用到鋼琴上,動作和發力點是一樣的,手指穩固地落好,讓指尖支撐住整個手臂的力量,彈完第一個音之后,第二個音再如此,這種落提的方式,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手臂手指的放松。
2、指關節穩定
當第一步的落提動作掌握扎實之后,下一步就是指關節的穩定了,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“折指”不要出現。手指第一關節的支撐尤為重要,否則會使力量傳達不到指尖,建議從每個手指進行單獨的落指練習,可以先從2指開始練習,逐步3指、4指、5指,協調自如后,也會為高抬指觸鍵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3、傾聽聲音
練習的精準與否,必須通過聲音來檢驗。所以,當指尖穩定,觸鍵點集中,“彈到點”之后,我們選擇用耳朵來傾聽聲音的延續,聽聲音是否是清脆顆粒的音響,如果出現不好的聲音時,我們要及時找出問題所在,再結合樂句的處理,進而保證音質的發展。
彈琴的習慣很重要,關鍵是尋找練習的方法,提高練習的效率。為更好的彈奏鋼琴,我們的進步是無止境的。